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长段病变的中远期结果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接受DCB治疗的114例股腘动脉长段病变(卢瑟福分级2~6级)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5例, 女性39例, 年龄(71.9±8.4)岁(范围:49~89岁)。114例患者共有138处股腘动脉长段病变, 其中初次病变111处(80.4%, 111/138), 闭塞病变116处(84.1%, 116/138), 病变长度(280.9±78.7)mm(范围:150~520 mm);联合减容治疗59处(42.8%, 59/138), 植入补救支架27处(19.6%, 27/138)。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别计算患者的累积初始通畅率、免于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干预率、累积总体生存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筛选影响股腘动脉长段病变通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114例患者均完成DCB治疗, 技术成功率为98.2%(112/114)。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范围:3~54个月)。术后12、24和36个月累积初始通畅率分别为87.5%、75.2%和55.1%, 免于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干预率分别为92.4%、81.8%和68.7%, 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2%、94.0%和80.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HR=2.629, 95%CI:1.519~4.547, P<0.01)、合并高脂血症(HR=2.228, 95%CI:1.004~4.948, P=0.026)是影响股腘动脉长段病变DCB术后通畅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DCB治疗股腘动脉长段病变的中远期效果满意,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合并高脂血症是影响股腘动脉长段病变DCB治疗后通畅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