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不同CO2搅拌剂量对于水泥浆体新拌及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延长搅拌时间来提升其性能,并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微观分析探究CO2与新拌水泥浆体之间的反应机理。创新点:1.采用定制的具有气密性的搅拌仪器;2.通过延长搅拌时间改善CO2搅拌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微观结构。方法:1.通过流动性、凝结时间、水化热测试对水泥浆体的新拌性能进行表征;2.通过抗压强度、吸水性及吸水率测试对水泥浆体的硬化性能进行表征;3.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观察、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论:1.随着CO2剂量的增加,水泥浆体的流动性急剧下降,甚至失去塑性,这主要与水泥熟料表面生成的水合物和碳酸盐所形成絮凝网络有关。2在施加1 min的后续搅拌后,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可以提高53%~85%,这是因为絮凝结构被破坏,被束缚的自由水释放。3.CO2搅拌会造成抗压强度降低约10%~20%,这是由于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差,导致硬化基质中形成了更多的孔隙结构。4.在施加1 min的后续搅拌后,其抗压强度提高18%~32%;与对照样品相比,早期强度提高3%~15%,这是由于沉积的CaCO3的水化促进作用和其更致密的微观结构。5.样品的28 d抗压强度与吸水率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说明孔隙分布对CO2搅拌水泥浆体强度变化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