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孝戒思想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出家不孝的质疑和批评后,主动吸收、融合儒家孝道思想以论证和标榜佛教重孝,进而构建佛教孝道伦理体系的理论成果。《梵网经》提出“孝名为戒”,不仅将孝提升至戒律的高度加以重视,还以孝为宗,作为贯穿十重四十八轻戒的总纲,将孝和戒融为一体,成为佛教孝戒思想形成的标志。佛教孝戒思想的形成,构建了独特的佛教孝道伦理体系,消除了儒佛两家在孝道问题上的争论和冲突,有力推动了佛教中国化进程,成为佛教中国化的典型案例,至今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