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fuscoguttatus)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中的生长及养殖水体与石斑鱼肠道的菌群特征, 51 000尾平均体质量为(13.72±0.51) g、平均体长为(8.90±0.66) cm的棕点石斑鱼苗被随机平均分配至6个直径为8m的PE养殖水槽中,通过循环水设备进行封闭式养殖。结果显示:经过12个月的养殖,棕点石斑鱼的成活率为83.2%±7.6%,体质量为(487.32±12.68) g、体长为(31.24±1.22) cm,平均日增质量为1.30 g。采取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定期检测养殖水体和棕点石斑鱼肠道菌群特征。结果显示: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棕点石斑鱼肠道中的菌群结构都相对稳定,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水体和棕点石斑鱼肠道的菌群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二者之间共有的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为2259个,主要为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和弧菌属(Vibrio)等。水体和肠道样品中还含有大量的特异OTUs,其中棕点石斑鱼肠道中检测出19838个特异性OTUs,主要是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红树杆菌属(Mangrovibacter)、瘤胃菌属(Ruminococcaceaege)和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等,这些细菌大部分与鱼类肠道消化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相关;养殖水体中检测出34540个特异性OTUs,主要是假黄杆菌(Pseudofulvibacter)、极地杆菌(Polaribacter)、嗜中温菌属(Glaciecola)、油螺旋菌属(Oleispira)和海绵菌属(Spongiibacter)等,这些细菌对维持水体中有机物代谢平衡和菌群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为棕点石斑鱼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应用推广提供重要参考。
-
单位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