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肺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以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4月肺腺癌误诊为肺结核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均有肺结核病史,有吸烟史8例;均以咳嗽、胸痛、咳痰、气短、夜间盗汗、乏力为主要表现,咯血丝痰4例,声音嘶哑1例。14例CT检查在既往结核钙化灶附近发现孤立结节型新病灶,呈圆形及类圆形,边缘呈分叶状及毛刺状各7例,均见胸腔少量弧形液性影。外院因患者在陈旧结核病灶周边出现新病灶,且有结核中毒症状,并结合结核病史诊断为肺结核复发,本组误诊时间为2~7个月。诊断后均给予四联抗结核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遂行胸部增强CT扫描病灶明显强化,且胸腔积液呈血性,细胞学检查找到肿瘤细胞,经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肺腺癌(腺泡细胞癌及乳头状腺癌各7例)。确诊后因患者经济原因拒绝手术或转上级医院治疗,后失访。结论 肺腺癌临床易误诊为肺结核,熟知二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仔细鉴别诊断,及时行增强CT扫描、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及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可减少临床误诊误治的发生。

  • 单位
    秦皇岛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