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每年高考,志愿填报都让全国数百万考生及家长心心念念并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考生一般都会依靠自身的阅历、家庭社会背景、计算机或手机应用软件来填报志愿,但这些认知和判断往往来自定性的印象,缺乏科学的方法和定量的比较。因此"专业不满意"、"高分低录"等问题层出不穷,大量考生要么委屈的去了不满意的高校或专业而抱恨终身,甚至抑郁症自杀;要么放弃录取来复读重考,浪费青春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