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测绘是在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的主导下完成的。成图时,除新疆、西藏以及贵州、广西的"生苗区"未能全部绘制外,台湾后山部分也在标注"大山番界"后作留白处理。其缘由一则为彼时台湾开发的历史概况及汉"番"相处状况所限,后山难以进入实行测绘;二则因为测绘人员本身对于疆域、边界的认知与传统中国边疆概念之间的偏差所致。值得探析的是,该图在欧洲(以法国为主)的传播过程中,全图中台湾后山原有的"空白"部分被填补完整,而在福建省舆图中依然保持测绘时的原貌。在没有进行重新测绘的前提下,作此种处理的依据一是承认、尊重测绘成果的精准度,并予以接受;二则与作者所处时代流传的中国地理知识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