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探讨HCV感染后不同疾病阶段患者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的变化,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血清HCV-RNA载量,时间分辨荧光定量法检测抗-HCV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AFP水平。结果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3组患者HCV-RNA载量对数值分别为5.96±1.61、5.54±1.26、5.19±1.38,丙型肝炎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7、1.771,P<0.05),肝硬化组与肝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2,P>0.05)。随着HCV-RNA载量升高,抗-HCV阳性率在丙型肝炎(r=0.729)、肝硬化(r=0.900)和肝癌(r=0.737)阶段均升高,呈正相关,但与抗体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肝硬化和肝癌阶段抗体水平均较丙型肝炎组低,抗体阳性率均较丙型肝炎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3个阶段病毒载量与AST、ALT、AFP异常率均呈正相关,但与检测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CV-RNA载量在疾病进展中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提示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监测HCV-RNA对判断疾病的转归有重要作用;病毒载量与抗体、AST、ALT、AFP异常率均呈正相关,但与其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将抗-HCV和HCV-RNA结果有机结合是临床诊断HCV感染的最佳选择,联合检测各项生化免疫指标在正确诊断和预测疾病进展及疗效观察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唐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