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认知白洋淀景观格局的时空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对于恢复和提高白洋淀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维护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对1990~2017年白洋淀进行逐年遥感分类与制图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白洋淀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其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白洋淀中的天然湿地面积约占白洋淀总面积的33%,人工湿地面积约占20%;1990~2017年,白洋淀天然湿地总体在萎缩,人工湿地和非湿地面积在增加;1995年白洋淀景观破碎化程度最严重;白洋淀景观格局的变化与降水量、人类的开发活动和水资源的调度密切相关,湖泊水位与河流的水文连通性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当湖泊水位保持在6.22 m时,白洋淀中的河流具有较好的水文连通性;大气降水量是白洋淀中的天然湿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补水措施仅能暂时缓解白洋淀的水资源危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