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油气勘探向深层发展,7 000 m以深的超深层成为勘探重点。超深层古老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保存和预测是关键难题。通过分析中国塔里木盆地奥陶系7 000 m以深已钻井资料,表征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演化过程,发现高能沉积相带、准同生期暴露岩溶作用和断裂改造等控制了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通过地震属性提取,发现"串珠"状反射,提出了沿断裂带顺岩溶层钻探的方法,钻井成功率提高到了75%。建立了缝洞体定量雕刻与表征技术,形成了缝洞型油藏油气富集规律与井点优选方法。建立断层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孔洞的力学模型,开展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随与断层面距离的增加,裂缝发育能力减弱;8 500 m以浅为碳酸盐岩储层优势分布区,8 500~9 200 m为有效分布区,9 200~9 500 m为一般分布区,11 000 m以深大型孔洞逐渐消亡;台盆区超深碳酸盐岩储层中古溶洞顶部形成抛物面型压力拱,阻碍溶洞的完全垮塌,以高跨比为1、矢高为8 m的抛物面型溶洞为例,其完全闭合深度在50 000 m以深。因此,碳酸盐岩洞穴储层勘探深度下限远远超过目前可钻深度。

  • 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