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阴茎鳞癌原发灶组织病理学特点对患者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72例阴茎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58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9例行一侧或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按WHO 2004年阴茎癌分型分级标准及AJCC 2002年TNM分期标准重新分型分级分期,并记录原发灶浸润深度、脉管中有无癌栓、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数目、部位等指标。结果8例原发灶为疣状癌者均未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5例基底样鳞癌者均发生淋巴结转移,9例疣性鳞癌中3例(30.0%)、50例经典型鳞癌者中15例(33.3%)发生淋巴结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0例原发灶为Ta及T1者中6例(15.0%)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32例T2及T3者中17例(53.1%)发生淋巴结转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4例G1、31例G2、17例G3患者中分别发生淋巴结转移5例(20.8%)、10例(32.3%)、8例(4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其原发灶浸润深度平均9.3 mm,无转移者为2.7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阴茎鳞癌原发灶的病理分型、分期和浸润深度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密切。综合运用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以指导临床治疗。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