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选择AMI后心功能的最佳预测指标.方法 顺序入选住院AMI患者230例及正常对照111例,测定BNP.按照心功能Killip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径(LVEDd)进行分组,因BNP不符合正态分布,经自然对数(ln)处理后lnBNP符合正态分布,对比各组间lnBNP的差异;分析lnBNP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确定诊断失代偿性左心功能衰竭及心原性休克的最佳指标和阈值.结果 AMI患者lnBNP随着Killip分级(Ⅰ~Ⅲ级)升高和LVEF的降低而梯次显著升高(均P<0.05),在LVEDd55 mill组显著高于≤55 mnl组(均P<0.01);InBNP、LVEDd、LVEF与Killip分级呈线性相关(均P<0.05),其中lnBNP的相关性最好(r=0.53,P<0.05),lnBNP与LVEDd(r=0.17,P<0.05)、LVEF也显著相关(r=-0.41,P<0.01).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仅lnBNP是Killip分级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后显示,lnBNP诊断失代偿性左心衰竭和心原性休克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1),有诊断价值.以BNP=140 ng/L为阈值时,诊断失代偿性左心衰竭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4.9%、75.3%和70.0%;当以BNP=400 ng/L为阈值时,诊断心原性休克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2.8%、72.4%和67.4%.结论 AMI患者BNP水平与Killip心功能分级、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是诊断心力衰竭和排除诊断心原性休克的优良指标.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