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分析,探讨"骨错缝、筋出槽"病理改变与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该院接受椎间孔镜治疗的6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纳排标准排除患者241例。剩余371例中术后出现残余症状的患者有45例,设为观察组,另从术后获得满意疗效的326例患者中采用性别分层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45例作为对照组。运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对两组患者的影像资料作棘突偏歪距离、椎体旋转角度、双侧关节突关节间隙差值和椎间隙下降高度等"骨错缝"方面以及黄韧带厚度变化等"筋出槽"方面的测量。结果棘突偏歪:观察组的棘突偏移距离术前与术后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棘突偏移术后与术前比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椎体旋转:观察组的椎体旋转度多于对照组(P<0.05);关节突关节间隙:观察组双侧关节突关节间隙差值(即小关节紊乱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椎间隙高度:两组术前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椎间隙高度小于对照组(P<0.05);黄韧带厚度:两组术前黄韧带厚度基本一致(P>0.05),观察组术后黄韧带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故观察组患者棘突偏歪、椎体旋转、小关节紊乱及椎间隙高度丢失等"骨错缝"的程度及黄韧带挛缩增厚等"筋出槽"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骨错缝、筋出槽"的病理状态与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关系密切,是影响腰椎术后疗效的关键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