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实施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2017年(无干预组) 697例、2018年(有干预组) 110例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病历,对无干预组和有干预组治疗方案、经济指标、细菌耐药的变化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干预组多次手术的例数明显下降;药品费用及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下降了8.16%和15.97%;视力恢复由43.61%升至55.45%;房水和玻璃体液的送检率分别增加了4.56%和16.95%,结膜囊分泌物的标本送检率下降21.51%;经验性治疗方案采纳率由74.32%增加至90.00%、有干预组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24株(82.7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菌5株(17.24%),均对头孢他啶敏感。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协助医师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对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单位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