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常用的椎间盘分级方法,探讨通过MRI矢状位T2 mapping对腰间盘进行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50位健康志愿者,MRI矢状位扫描L3/4、L4/5、L5/S1共150个椎间盘。采用常规FSE序列和多回波SE序列扫描,然后图像后处理进行T2 mapping成像。应用T2 mapping分级法和两种常用的椎间盘分级方法对各椎间盘进行分级。通过Kappa检验验证T2图分级法在应用中的符合率和一致性,并比较分级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测量椎间盘髓核T2值,比较各分级法中T2值与椎间盘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种分级方法的符合率和一致性均为显著(k≥0.60)。常用分级方法归类为Ⅰ级的椎间盘比通过T2 mapping分级法归类为Ⅰ级的椎间盘多,而归类为Ⅱ、Ⅲ级的椎间盘比T2 mapping分级法要少。T2 mapping方法中各级别髓核T2均值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传统及Pfirrmann’s分级方法中,Ⅱ级和Ⅲ级以及Ⅲ级和Ⅳ级椎间盘髓核T2均值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MRI矢状位T2 mapping对腰间盘进行分级,可以对椎间盘髓核T2值进行测量,并有助于发现椎间盘早期退行性改变,比常用的椎间盘分级方法更具优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