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二次椎间孔成形技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观察组)和传统术式组(对照组),各34例,并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手术效果,以评估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平均随访16个月,性别、年龄、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使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术后1年患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时间内观察组有2例1年内症状反复,为中央管狭窄患者,二期开放手术后症状消失,1例术中出现脊髓高压症,经积极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无复发,1例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出现一侧肌力下降,急诊清除血肿后3个月下肢肌力逐渐恢复,1例感染,经I期清创置管冲洗后完全恢复。两组术中均无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硬膜撕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内镜下二次椎间孔成形技术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中央管狭窄需慎用,同时,其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住院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上有一定的优势,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