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歌德的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的阐释历史上,对俄瑞斯特的救赎情节存在截然不同的阐释。启蒙人本主义视野下的俄瑞斯特依靠纯粹理性的方式,通过道德自主性获得自我救赎。然而戏剧文本中布局充斥的大量非理性的自然图像,与人本理性的启蒙精神相去甚远。歌德对18世纪中期德国文学史上文学之争的回应,彰显歌德对诗学本质的认识,通过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的文本分析,展示歌德是如何利用诗学图像这一非理性的方式渗透和扭转剧中人物和情节的。诗剧中俄瑞斯特的救赎发生在由图像构成的非理性领域中,俄瑞斯特的救赎展示了歌德对诗学图像的治愈性信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