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该缩减学时吗——基于PISA 2018数据的分析

作者:赵茜; 赵东方; 张亚星*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20, 40(06): 43-50.
DOI:10.14121/j.cnki.1008-3855.2020.06.008

摘要

PISA2018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15岁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在校学习时间较多数参测国家(地区)长。本文针对学时是否应该缩减的问题,对PISA2018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和数学的学时与成绩呈"U型"关系,科学课堂学习时间与成绩呈正向线性关系,多数学校的学时都处于较优区间,一刀切缩减学时可能会影响学业成绩;与此同时,国际上学时与成绩的关系与我国四省市存在不同,需考虑文化适应性借鉴减负措施。考虑到学生个人和学校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对我国四省市学生成绩的影响巨大,学习时间起到了一定缓冲作用;尤其在科学学习方面,学时越长,个人家庭背景对成绩的影响越小,因而缩减校内学时会引发更大的教育不公。总的来看,目前在中学缩减学时并非良策,而调整课时结构、改进评价方式则可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路径。因此,为实现学习时间分配的边际平衡,学校要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投入到创新领域的学习上去;并不断改进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引发时间分配结构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