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大花紫薇新品种紫婵的光合生理特征,为其栽培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2年生紫婵和大花紫薇幼苗为材料,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2个试验植物材料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及叶绿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紫婵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叶绿素含量(Chl)以及叶绿素a/b(Chla/Chlb)均显著大于大花紫薇(P<0.05)。(2)紫婵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为17.11μmol/(m2·s);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为早晚高中午低的单谷型,气孔限制值为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曲线。(3)大花紫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8:00和12:00,分别为14.41μmol/(m2·s)和13.16μmol/(m2·s);气孔导度亦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8:00和12:00,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左右,胞间CO2浓度为早晚高中午低的单谷型,气孔限制值为早晚低中午高的双峰型曲线。(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2种植物材料的Pn与环境因子关联度排序均为PAR>Ca>RH。紫婵的Pn与生理因子的关联度排序为Tr>Gs>Ta>Ci,而大花紫薇为Gs>Tr>Ta>Ci。(5)紫婵的光饱和点为2388.729μmol/(m2·s);光补偿点为55.590μmol/(m2·s);大花紫薇的光饱和点为2080.297μmol/(m2·s);光补偿点为29.871μmol/(m2·s),与大花紫薇相比较,紫婵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高,具有较强的光合同化能力,但对弱光环境适应性较差。紫婵为喜光型树种,适宜栽植在光照充足的环境。
-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