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主、副班主任工作制度的设立,目的在于探索协同育人的机制。要想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必须突破刻板印象,以“全员育人”的思维推进主、副班主任协同育人。转变“负”班主任、“附”班主任的角色实际工作中,主、副班主任在选拔任命标准、组合搭班方式、分工协作机制、评价考核方案等方面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需要学校作出一系列的科学研究与决策。如果只做形式建制而无规范指导,副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很容易被消磨,成为“负”班主任;如果副班主任的职责定位过低,工作内容程式化,就会抑制其主观能动性,成为“附”班主任。因此,不仅要在个人层面让主、副班主任形成正确的岗位认知,更应从学校层面对主、副班主任的工作进行合理统筹,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