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与“教”的历史辩证与时代赋义

作者:韩凤鸣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2023, (04): 156-166.
DOI: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23.04.016

摘要

孔子说立国有三大基石:人口、富裕、教化。人口是国家存在的前提,在一定人口基础上又须让百姓富裕,因为民富则易治、民富则国强。历史上对富民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但在“民富”和“国富”的先后轻重问题上有争议,形成了辩证发展智慧。在“富”与“教”的关系上传统政治虽然多提倡“先富后教”,但儒家更认为要关注富、教的统一性以及教化的独立性,认为“教”是国家的灵魂事业。儒家提供了相当完备的德教项目及方法,最终走向弘扬道德理想层面,指出“德教”的人性基础和政治必要性。传统的富教之道在新时代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尝试将传统的“德教”之道与现代“德育”结合起来,以实现传统富教之道的“守正”及新时代的“创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