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我国肝硬化患者的病因、防治现状、地区差异, 为我国肝硬化的诊疗措施制定和防治水平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项横断面研究分析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七大地理分区的50家医院首次住院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患者病因构成、治疗方案及其在不同区域的差异。结果区域分布方面, 研究共纳入11 861例肝硬化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方面, 代偿期患者5 093例(42.94%), 失代偿期患者6 768例(57.06%)。病因方面, 慢性乙型肝炎8 439例(71.15%)、酒精性肝病1 337例(11.27%)、慢性丙型肝炎963例(8.12%)、自身免疫性肝病698例(5.88%)、血吸虫性肝病367例(3.09%)、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177例(1.49%)以及其他类型肝病743例(6.26%)。病因分布差异方面,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吸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区域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治疗方面, 1 139例(9.60%)患者接受了内镜治疗, 718例(6.05%)接受了外科治疗, 456例(3.84%)接受了介入治疗。内科治疗方面, 在代偿期患者中, 有60例(0.51%)接受了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治疗, 其中接受普萘洛尔治疗59例(0.50%)、接受卡维地洛治疗1例(0.01%);在失代偿期患者中, 有310例(2.61%)接受了NSBB治疗, 其中接受普萘洛尔治疗303例(2.55%)、接受卡维地洛治疗7例(0.06%)。内外科治疗的区域差异方面, 不同地区患者接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NSBB治疗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地区肝硬化病因仍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 酒精性肝病成为第二大病因。肝硬化的三级防控在我国仍待加强。
-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池州市人民医院;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邢台市人民医院;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铜陵市人民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 安庆市立医院;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 界首市人民医院; 临泉县人民医院;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皖南医学院;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公共卫生学院;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 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华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