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微血管生成及其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沈波; 蔡秀军; 虞洪; 梁霄; 陈继达; 林立忠; 杨进
来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6, (01): 41-43.
DOI:10.3760/j.issn:1007-631X.2006.01.015

摘要

目的探讨胆管癌微血管生成及其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胆管癌标本的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KDR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胆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34.04±11.08、32.80±9.28)均高于正常组织(11.67±4.64)(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 Flk-1/KDR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P<0.01);伴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密度 (41.07±11.83)高于无转移组(30.93±9.18)(P<0.05);伴神经浸润组微血管密度(37.85±12.04) 高于无浸润组(30.32±8.51)(P<0.05);微血管密度<30和30-39组的生存率高于≥40组(P< 0.05)。结论微血管生成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