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后劳动收入份额总体趋向下降的现象成为近年学界关切的热点。但是,将劳资分配关系作为理论重心之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领域却仍鲜见将其理论框架运用于实证分析。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在一个框架中可以发现,1978—2013年,中国生产方式从"马克思—斯密"形态演化为"马克思—哈耶克—凯恩斯"形态。运用贝叶斯自举法(Bayesian Bootstrap)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978—1992年,"马克思—斯密"生产方式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并不剧烈;1993—2013年,"所有制结构相对多元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作用大于"资本投入依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作用;"马克思—哈耶克—凯恩斯"生产方式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影响显著大于"马克思—斯密"生产方式的影响。
-
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