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洁刮治(SRP)后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氏类杆菌(T.f),中间普氏菌(P.i),伴放线放线杆菌(A.a)和齿垢密螺旋体(T.d)等5种可疑致病菌的变化与临床指标改善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SRP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的变化,半定量检测5种龈下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结果:治疗后PPD减少≥2 mm的位点、P.g、T.f和T.d的检出量都有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PPD的改善在P.g检出量减少的位点[(2.00±1.22)mm]和T.f检出量减少的位点[(2.04±1.17)mm]...

  • 单位
    贵州省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