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生态退化与恢复对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决策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通过构建土地覆被状况等来表征三江源区宏观生态系统变化,定量分析生态系统变化对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主要机制。[结果]三江源地区从2000—2010年的生态系统经历了显著的退化和恢复过程。不同覆被类型下土壤保持能力依次为:林地>耕地>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湿地>未利用地。在研究区生态退化及恢复的过程中,2000—2010年的单位面积潜在流失量从1.25×104 t/hm2增加到1.50×104 t/hm2,单位面积实际流失量从2000年的3 200t/hm2增加到2005年的3 500t/hm2,至2010年持续增加到3 800t/hm2。在生态恢复过程中,三江源区高覆盖度草地及湿地面积增加,从一定程度上减轻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三江源区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从2000年的9 300t/hm2,增加到2005年的1.03×104 t/hm2,直至2010年三江源区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1.11×104 t/hm2。[结论]土地覆被类型及植被覆盖程度对土壤保持功能有重要影响,三江源的生态退化与恢复过程与源区土壤保持功能变化联系紧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