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末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时间、内容等方面的设置因时而异。1904年清政府颁行《奏定学堂章程》,中小学堂首设读经讲经课程,并明文规定小学堂万不准减少读经功课钟点。1905年以后,清政府在其先后颁布的教育宗旨、《整顿学务谕》中重申:"尊孔""以圣教为宗",这进一步稳固了读经讲经课程在中小学堂课程中的地位。及至宣统年间,清政府在修改中小学堂章程过程中,自觉不自觉、有意或无意间,在保存经学抑或维护统治抉择中,降低了读经讲经在中小学堂课程中比例,压缩了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的时间和内容,最终读经讲经课程在课时上甚至被一些西学课程超越。清末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地位的变化不仅凸显了经学在新式学堂教育体系下的尴尬处境,同时也反映了经学近代转型的深层困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