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梗死16例磁共振成像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董世杰; 刘明*; 郑慧; 李欣
来源: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1, 27(04): 330-335.
DOI:10.19627/j.cnki.cn31-1700/th.2021.04.010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梗死(NCI)的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6例NCI临床及头颅MRI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头颅MRI、MRA表现。结果:16例患儿中13例(81.25%)病灶位于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6例初次就诊MRI弥散序列均出现斑片状弥散受限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低信号]者,病变累及同侧皮质脊髓束(内囊后肢及大脑脚)、基底节、丘脑及胼胝体者分别有13例(81.3%)、6例(37.5%)、5例(31.3%)、3例(18.8%)。10例患儿初诊同时行头颅MRA检查,7例表现为同侧大脑中动脉增粗、分支增多,均未发现栓塞及血供中断现象。16例患儿临床均表现有精神反应差、食乳欠佳、原始反射引不全等不典型表现,其中病变初期合并有抽搐14例(87.5%)。对11例患儿进行了随访,MRI显示病灶最终均演变成软化灶。结论:新生儿脑梗死病灶多见于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病变初期于磁共振弥散序列出现异常信号并常累及同侧皮质脊髓束、基底节、丘脑、胼胝体是其MRI特点;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抽搐一般是其早期常见体征;急性期颅脑MRA未显示梗塞血管不能除外新生儿脑梗死;病灶最终演变成软化灶。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 郑州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