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A群轮状病毒SCJY-13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作者:陈小飞; 张斌; 张春红; 张建峰; 廖明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02): 660-668.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2.02.028

摘要

【目的】在从腹泻仔猪粪便中分离鉴定猪A群轮状病毒(Rotavirus group A,RVA)并了解其致病性。【方法】应用MA-104细胞从仔猪腹泻粪便中分离鉴定RVA,将其经口感染健康初生仔猪,观察其临床症状,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排毒、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试验了解病毒分布。【结果】分离到1株可引起MA-104细胞明显细胞病变的G9P[23] RVA,命名为RVA/Pig-tc/CHN/SCJY-13/2017/G9P[23](简称SCJY-13株),病毒滴度为105.5 TCID50/100μL。经口感染SCJY-13株的仔猪在感染后11 h出现腹泻,持续到感染后165 h完全恢复,其发病率为100%(7/7),病死率为28.57%(2/7)。感染后8 h可从仔猪肛拭子检测到病毒核酸,直至感染后192 h,峰值出现在感染后24 h。感染后54 h各段小肠病毒载量达到最高,其中回肠中病毒载量最高,显著高于十二指肠、空肠(P<0.05);HE染色和IHC检测结果显示,SCJY-13在感染仔猪小肠的绒毛及隐窝中大量聚集,尤其是回肠段;SCJY-13株感染引起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固有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上皮细胞和肠绒毛尖端空泡变性、柱状细胞增多、绒毛断裂脱落等,以回肠段较严重。【结论】SCJY-13株能引起新生仔猪100%发病,其主要靶位区在回肠,感染后排毒时间长。本试验结果为猪RVA的致病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