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集的108例血培养CNS阳性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Etest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108例患者中男66例,女42例,年龄范围26~98岁,平均49.0岁。根据菌血症的判断标准,36例(33. 3%)患者确诊为菌血症,血样污染72例(66. 7%)。CNS菌血症主要分布在ICU、肾病内科。其中23例(62. 2%)患者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11例(29.7%)患者为透析置管相关血流感染。CNS感染发生在入院48h内的患者占41.7%(15/36)。菌血症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为2. 56(1.44,7.60)μg/L,血样污染患者为0. 13(0.05,0. 23)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 097,P<0. 05)。菌血症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1.50±4. 54)×109/L,血样污染患者为(10. 61±5. 00)×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895,P>0. 05)。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36例菌血症患者中存活26例,存活患者治疗前PCT为2. 05(1.42,4. 32)μg/L,治疗后为0. 24(0. 07,0. 61)μ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 457,P<0. 05)。28 d内死亡的10例患者治疗前PCT为4. 78(1. 51,19. 75)μg/L,治疗后为22(6. 40,55. 75)μ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97,P<0. 05)。28 d内死亡患者PCT与存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 300,P>0. 05)。28 d内死亡患者白细胞计数与存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771,P>0. 05)。病原菌与污染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结论 CNS在血培养阳性患者中的污染比例较高,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PCT对CNS菌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