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从频率角度初步探讨制定合理的儿童抽动障碍中医量表。方法:自拟中医抽动频率表,根据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评分,将抽动症病例分为可疑、轻微、轻度、中度4组,比较各组中医抽动频率表评分的差异性。根据治疗前后耶鲁量表的进步率,将抽动症病例分为显效、有效、好转、无效4组,比较各组中医抽动频率表治疗进步率的差异性。结果:可疑、轻微、轻度、中度4组中医抽动频率表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各组间中医抽动频率表积分有显著差异;显效、有效、好转、无效4组中医抽动频率表进步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抽动频率表可以反映抽动障碍病情,但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变化。

  • 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