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赤潮特征研究

作者:王彬; 崔健; 李玲; 石海明; 王嘉琦; 刘春琳
来源:海洋环境科学, 2021, 40(02): 200-206.
DOI:10.13634/j.cnki.mes.2021.02.006

摘要

对1977年至2018年渤海湾发现的赤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赤潮的规模变化、引发物种、空间分布以及时间规律特征。结果表明:渤海湾赤潮多为面积在1000 km2以下的小规模赤潮,引发物种主要是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叉角藻(Ceratium furca)、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 motoi)和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主要暴发地点为渤海湾西北近岸海域,高发期为8月—9月。

  • 单位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