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柳茶多糖(SAPs)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利用环磷酰胺皮下注射造模法制备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并在基础上进行SAPs灌胃试验。将11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PS组,20只)、环磷酰胺模型组(CTX组,15只)、盐酸左旋咪唑阳性组(LH组,15只)以及SAPs低、中、高剂量组(SAPs-L、SAPs-M、SAPs-H组,每组各20只),在试验第1~10天,除PS组按0.01 mL/g BW的剂量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试验组均按照与PS组相同的剂量皮下注射80 mg/kg BW环磷酰胺(生理盐水溶解),每天1次。造模成功后,SAPs-L、SAPs-M、SAPs-H组小鼠分别按200、400、800 mg/kg BW的给药量灌胃SAPs(生理盐水溶解),LH组按30 mg/kg BW的给药量灌胃盐酸左旋咪唑(生理盐水溶解),CTX组与PS组按0.01 mL/g BW的剂量灌胃生理盐水。灌胃试验从第11天开始,每天1次,持续20 d。测定小鼠体重增长率、免疫器官(脾脏、胸腺)与内脏器官(心脏、肝脏、肺脏和肾脏)指数、碳粒廓清指数与吞噬指数、血常规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采用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测定SAPs抗炎效果。结果显示:环磷酰胺开始造模后的第1~10天,除PS组外其他试验组小鼠体重增长率和日采食量均出现急剧下降,从第11天开始灌胃试验后,SAPs-L、SAPs-M及SAPs-H组小鼠体重增长率和日采食量逐渐上调并趋于PS组。与PS组比较,CTX组小鼠免疫器官与内脏器官指数、碳粒廓清指数与吞噬指数、血常规指标(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血浆中IL-2、IFN-γ、TNF-α、IgA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SAPs-M组小鼠上述指标则较CTX组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并能有效抑制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的程度。由此可知,400 mg/kg BW SAPs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并能缓解蛋清所致小鼠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