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恢复和反演特提斯洋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依据。对南羌塘地块南缘洞错地区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该花岗闪长斑岩形成时代为74.1±1.1 Ma,εHf(t)值为4.5~6.9。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具弱负Eu异常;富集Rb、Th、U、K和Pb,亏损Ba、Nb、Ta、La、Ce、P和Ti。该花岗闪长斑岩为加厚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在综合区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该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为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后岩石圈拆沉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