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的重要环节,各地在建设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时,“谁来承担课后服务任务”成为焦点问题。主要依赖学校教师、不断挖潜学校教师的思路并不能适应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的健康运行需要多元主体协同服务。政府应明确课后服务的性质和相关权责关系,引导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参与课后服务,共同打造目标愿景同向、内容资源共享、方式方法互补、时间空间对接的协同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