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芪地通便方是否通过肠道菌群起到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STC)的作用,并研究芪地通便方对STC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实验1将25只BALB/c小鼠分为5组,除空白组外盐酸洛哌丁胺(10 mg/kg)灌胃14 d造模,第15~28天,抗生素组予抗生素混合液自由饮,中药组予芪地通便方(18.906 g/kg)灌胃,中药+抗生素组予芪地通便方灌胃+抗生素混合液自由饮用。通过小鼠一般情况、体重、粪便含水率与数量、小肠推进率、结肠组织学和粪便DNA含量情况评价芪地通便方的疗效以及是否通过肠道菌群发挥作用。实验2将20只BALB/c小鼠分为4组,除空白组外盐酸洛哌丁胺(10 mg/kg)灌胃14 d造模,随后予芪地通便方(18.906 g/kg)和阳性药物乳果糖(3 mg/kg)灌胃干预14 d。通过16S rDNA基因测序探究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实验1发现抗生素组粪便DNA含量明显降低(P<0.05),证实本研究采用的抗生素混合液方法可有效消耗肠道菌群,成功建立肠道伪无菌小鼠。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粪便含水率与数量、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P<0.05),而中药+抗生素组在以上2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中药+抗生素组的疗效形成鲜明对比,反向验证了芪地通便方依赖于肠道菌群的存在从而达到治疗STC的作用。实验2发现芪地通便方能够改善STC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结构,尤其是能降低厚壁菌门,提高拟杆菌门丰度,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例。结论:芪地通便方治疗STC的疗效依赖于肠道菌群的存在,且该方可以调节STC小鼠肠道菌群。

  • 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