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扩招通过提高劳动参与、延迟婚育年龄和转变生育观念而直接和间接地抑制了微观个体的生育行为,进而降低了中国社会的总和生育率。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发现,高校扩招在总体上对总和生育率存在持久而强劲的负向冲击,且这一效应在扩招空间较大的西部省市尤为明显;东部和中部省市高校扩招对生育率的影响则具有先负后正的特征,其中正向冲击的"异常效应"本质上仍是其初始扩招规模较大所带来的负向"滞后效应"。因此,应通过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以缓解劳动要素减少所导致的供给不足;应建立高质量的社会托儿体系,以减少劳动参与率上升所带来的"收入惩罚"和"时间惩罚";应进行人本导向的生育教育,以在实现生育率观念再转变的同时适当地增强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