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产科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46例产科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根据凝血功能障碍原因不同,将患者分为稀释性凝血障碍组(19例)和消耗性凝血障碍组(27例)。结果 宫缩乏力是稀释性凝血障碍的首位病因,胎盘早剥是消耗性凝血障碍的首位病因。消耗性凝血障碍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较稀释性凝血障碍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输血量、子宫动脉栓塞术率和子宫全切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根据稀释性凝血障碍与消耗性凝血障碍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特征制订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