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甲状腺癌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都镇先; 刘宝琴; 张海燕; 邓娓娓; 王华芹
来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 17(02): 85-88.
DOI:10.16073/j.cnki.cjcpt.2010.02.013

摘要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在诱导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的凋亡作用中与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关系。方法: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PSI、EPOX和MG132作用7种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各组细胞LDH活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定量分析NF-κBDNA结合活性,Caspases-3酶分析测定活性。结果:ARO和8305C细胞系对蛋白酶体抑制剂完全不敏感,FRO和KTC2细胞系IC50分别为PSI 4~6 nmol/L、EPOX 1~5 nmol/L和MG132 0.5~1μmol/L;KTC1和KTC3细胞系IC50分别为PSI 10~15 nmol/L、EPOX 10~20 nmol/L和MG132 1~2μmol/L;与对照组相比,所有细胞系应用PSI后,NFκ-B DNA结合活性减少,P<0.05;应用EPOX时,NFκ-BDNA结合活性在FRO、KTC2、KTC3和8505细胞系中减少(P<0.05),但在ARO、KTC1和8305C细胞中保持不变(P>0.05)。应用MG132处理后,NFκ-B DNA结合活性在所有细胞系中均无明显变化,P>0.05;各组细胞系基础状态下Caspase-3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后ARO和8305C细胞系Caspase-3活性最低,FRO和KTC2细胞系Caspase-3活性最高,是基础状态的10~12倍。KTC1和KTC3细胞系Caspase-3活性中等,是基础状态的6~7倍。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除通过抑制NFκ-B活性以影响甲状腺癌细胞生存之外,尚可能存在其他抗肿瘤细胞生存途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