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冬小麦田猪殃殃抗药性水平及ASL靶标抗性机理分析

作者:高兴祥; 魏杰; 梅凤月; 李美; 李健; 王延玲; 房锋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2022, 49(04): 1269-1276.
DOI:10.13802/j.cnki.zwbhxb.2022.2020274

摘要

为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猪殃殃Galium aparine对常规除草剂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及双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和抗性种群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靶标抗性机理,在温室内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21个猪殃殃种群对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和双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同时根据猪殃殃AL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提取猪殃殃高抗种群单株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并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敏感型ALS基因进行比对,查找突变位点分析其抗性机理。结果表明,21个猪殃殃种群对氯氟吡氧乙酸均敏感,尚未产生抗性;90.48%的猪殃殃种群已对苯磺隆产生了抗性,其中低抗、中抗和高抗种群分别占总种群数的23.81%、23.81%和42.86%,相对抗性指数最高为1 134.82;71.43%的猪殃殃种群已对双氟磺草胺产生了抗性,其中低抗、中抗和高抗种群分别占总种群数的19.05%、9.52%和38.10%,相对抗性指数最高为87.05。高抗苯磺隆种群XZ-1和LW均发生了ALS基因第197位氨基酸功能位点的突变,其中XZ-1种群发生了CCC(脯氨酸)到TCC(丝氨酸)的突变,而LW种群发生了CCC(脯氨酸)到ACC(苏氨酸)的突变;高抗双氟磺草胺种群XZ-1也发生了CCC(脯氨酸)到TCC(丝氨酸)的突变,表明第197位氨基酸可能是猪殃殃对苯磺隆和双氟磺草胺发生抗性的主要突变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