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字韧性"与"幸福成长"是一对孪生术语。当前研究总是将这两个术语放到一起进行讨论,但并未区分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譬如有研究将个体的"瞬时性幸福"等同于"幸福",这就造成了以个体的"瞬时幸福感"代替个体韧性大小的现象。个体的数字韧性与个体幸福存在着紧密联系,有许多共同点,但两者在主要内涵、外在表现、测量方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也存在许多不同点。从人与空间的视角理解数字韧性,可以发现,数字韧性是个体在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元素养,是个体在与充满数字元素的外部空间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具有融技术、去对象、弱结构、再平衡等特征。具备了数字韧性的个体,就可以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以"瞬时性幸福"作为点缀,建立终其一生的"延时性幸福"。现代学校需要建立新的学习空间思维观、设计观、应用观和文化观,合理纳入技术元素,创设具有"有限危机"的学习场景,满足未来社会对于个体数字韧性的动态需求,提供培育土壤,以协同发展的理念,促进个体数字韧性的持续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