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天津市七里海牡蛎礁博物馆选址中的应用

作者:范剑; 马为; 夏训银; 罗志波; 杨学明; 王晓烨; 赵洪鹏; 雷清; 吴晓飞; 王自力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 33(02): 790-796.

摘要

七里海畔俵口村南拥有一片距今7700年至1100年的牡蛎滩,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为壮观、排序清晰、密集程度高、保存完好的古牡蛎堆积体.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天津市七里海湿地保护区内俵口村一带牡蛎礁进行勘查,目的是依据高密度电法剖面反映的电性特征,利用牡蛎层和围岩的物性差异,分析研究地下牡蛎层的分布特征和空间赋存形态,为建设牡蛎礁博物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在工区布设的多条高密度电法剖面,进行二维反演后绘制电阻率剖面图,结合已有钻孔和地质资料对牡蛎层的地下分布特征进行了推断解释,查明了工区内牡蛎层具有自南西至北东逐渐增厚的趋势,并对牡蛎层的完整性及水平连续性进行了分析解释,由此划定了建设牡蛎礁博物馆的优选区域.

  • 单位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