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沙丘粒度特征能够反映物质沙源、搬运、分选作用以及沙丘形成过程中的风力强度,同时还能体现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对风沙流运移的影响等。通过对沙湖南岸线型沙丘链分0—5 cm,20—25 cm,25—50 cm采样、应用相关分析、McManus矩值法等对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粒度组分以极细沙(33.72%~64.52%)和细沙(29.12%~64.39%)为主,不含粗沙、极粗沙,黏土仅存在于迎风坡向东延伸的采样带,各个部位深层较浅层粒度偏细。粒度参数特征表明,沙脊线平均粒径值显著高于其它部位。分选性在沙丘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深度都较好。沙脊线及对照区部分偏度粗偏,其它部位均细偏。峰度则偏窄且大部分属于极窄峰态(Kgφ>1.5),沙丘发育较成熟。上述结果表明,沙湖南岸沙丘粒度组分主要是细沙和极细沙,其沙源主要源于本底起沙;同时,风力作用、沉积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在沙丘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亦产生了重要影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