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作为血清学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8分的40例DAI患者,依疾病分型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另选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伤后2~6 h、3 d、5 d、7 d、14 d的血清MBP、β-APP水平。结果 DAI不同分型患者血清MBP、β-APP水平均在伤后3 d达到最高值,轻度组、中度组、中度组的MBP水平分别为(90.16±25.78)ng/m L、(110.71±40.37)ng/m L、(130.64±60.96)ng/m L,β-APP水平分别为(12.25±3.51)ng/m L、(13.58±5.24)ng/m L、(23.09±10.90)ng/m L,随后则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DAI患者的血清MBP、β-AP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轻度组5 d、7 d、14 d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MBP、β-APP水平高于中度组,而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I患者的血清MBP、β-APP水平明显升高,并随着疾病分型和病程发展有着明显的变化规律。MBP、β-APP水平能够体现出DAI的严重程度和病程转归,其具有作为DAI血清学诊断指标的潜力,且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和推广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