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出土战汉时期铜矛的铅料来源分析

作者:徐军平; 杨颖东; 王晓婷; 杜靖; 唐翔; 罗武干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4, 44(02): 446-451.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4)02-0446-06

摘要

凉山州会理地区自先秦时期已成为金沙江中游进入云南的重要门户。会理青铜文化显示了浓厚的本地原始文化基础,且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金沙江以南等区域文化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交流互动。铜矛是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化墓葬中普遍出土的一类青铜兵器,通常带有杀伐功能和礼仪性,此外因其具有独特的类型学特征,可以作为区别文化因素的特殊器物。由于青铜的冶炼受冶金技术和金属矿料供应的制约,青铜兵器的制作技术和矿料来源是讨论西南地方青铜文化与周边文化交流的良好例证。在此背景下,为探讨战国至西汉早期会理地区出土青铜矛的矿源以及其与周边文化的互动等问题,本研究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MC-ICP-MS)等设备对会理郭家堡墓地出土的四件铜矛进行了成分与铅同位素比值测定。铜矛样品均为柳叶形矛叶,且中部略起脊,骹部无耳,通体素面,这种形制的铜矛属于典型的本地风格特征。科技分析结果显示,铜矛样品的合金成分组成差异较大,有铜铅合金、铜锡铅合金及铜铅锑合金。因为所有样品的铅含量都高于2%,所以铜器中的铅料系人为添加。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结果则揭示了本批铜矛样品矿源分为普通铅和高放射性成因铅截然不同的两组。通过比较周边地区的铅矿石铅同位素数据,可知会理青铜矛不仅采用了当地的铅料,而且还使用了云南东北部会泽金沙厂一带的铅矿料。在战国至秦汉时期,云南东北部属于古夜郎青铜文化的控制区域。结合该分析结果与两地考古遗物的发现,可以推测会理青铜文化与夜郎青铜文化曾发生过紧密的交流与联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