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明确影响阿拉尔垦区枣皱胴病发生的相关因子,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本研究于病害发生初期,通过采用定点定期调查的方法,开展不同枣树品种、不同树龄、不同种植密度、灌水方式、施肥处理等栽培管理模式对枣皱胴病发生的影响的调查。结果表明:枣皱胴病从7月中旬开始发生,随后不断加重,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骏枣病害发生重于灰枣;不同树龄的树体发病率有明显差异,5年生枣园发病率较低,13年生的枣园发病率较高;枣园种植密度不同,枣皱胴病发病率不同,枣园种植密度越大,病害发生率越低。2.0m×3.0m种植密度枣园的发病率为最低,1.5m×2.0m、1.5m×3.0m这两种模式下的种植密度均有发生,但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影响;大水漫灌枣园的发病率高于滴灌枣园的发病率;施入有机肥、复合肥和专用肥枣园的发病率均低于施尿素等化学肥料的枣园。枣皱胴病现象在阿拉尔垦区发生相对普遍。品种、树龄、种植密度的差异、灌水方式以及不同施肥处理等因素对该病的发生均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