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危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和分布情况:基于全身MR血管成像的研究

作者:M.A.Lambert; J.R.Weir-McCall; M.Salsano; S.J.Gandy; D.Levin; 温小娟
来源: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8, 41(04): 478-479.
DOI:10.19300/j.2018.r0606

摘要

目的量化心血管疾病中低风险人群中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负担和分布情况。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08年6月—2013年2月期间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低于20%的1 528名参与者。利用双注射四站采集技术对受试者行3.0 T全身MR血管成像(MRA)检查。根据最大狭窄程度对31个动脉节段进行评分。对可评估的动脉节段的数量进行归纳校正以提供标准化的动脉粥样硬化评分(SAS)。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评估危险因素对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共计1 513名受试者[男性577名(37.9%),平均年龄53.5岁,范围4083岁]完成实验。在46 903个潜在的可分析节段中有46 601(99.4%)个节段可分析统计。其中,2 468个节段(5%)显示狭窄,且1 649个节段(3.5%)狭窄程度<50%,484个节段(1.0%)狭窄程度≥50%。血管狭窄分布全身。747个受试者(49.4%)至少有一根血管狭窄,408个受试者(27.0%)有多根血管狭窄。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SAS与年龄(B=3.4;95%CI:2.614.20)、心率(B=1.23;95%CI:0.511.95)、收缩压(B=0.02;95%CI:0.010.03)、吸烟状态(B=0.79;95%CI:0.441.15)和社会经济状况(B=-0.06;95%CI:-0.10-0.02)(所有P<0.01)显著相关。结论全身MRA可以识别人群早期血管疾病。尽管在每一血管水平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都很低,但在低到中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中个人水平血管病变仍很常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