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今城市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同质化的、无限开放的语言放入一个异质化的社会环境中,考察并描写语言在此种环境中的变异特征。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语言作为相对活跃的因素,呈现出明显的动态特征,而社会描述则相对被弱化。基于流动人口视角,从其语言变异探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动因,流动人口出现的方言内部调整、向普通话趋同等反映出其顺应城市社会的语言角色定位,深刻体现出"市民化"驱动下积极的语言适应行为;城市社会在变革中却表现出诸多顺应不足,城市认同与语言认同形成冲撞,流动人口维持低水平普通话而无法形成语言的"质变"。
-
单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西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