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土保持监测点是整个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的神经末梢,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监督管理与政府生态建设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四川省现状监测点布局存在类型单一、数量偏少、密度分布不均;土建设施代表性不强,布设不规范;仪器设备自动化水平低、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治理成效。本文通过收集四川省土壤侵蚀成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分区、水土保持区划和重点流域水系分区等基础资料,对监测点布局进行空间优化调整;结合规程规范和监测点实际情况,对土建设施类型、数量、规格等进行完善,并对监测点仪器设备配置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点空间优化调整的方案进行探究,为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宏观决策和区域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 单位
    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