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双低菜粕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0(R0)、25%(R25)、50%(R50)、75%(R75)和100%(R10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双低菜粕含量分别为0、21.25%、42.50%、63.75%和85%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2.49±0.01) 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42d,探讨其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消化能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R0、R25和R50组之间终末体重(FBW)、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PER)无显著差异(P>0.05), R75和R100组的FBW、SGR、FE和PER显著低于R0组(P<0.05);与R0组相比, R50、R75和R100组克氏原螯虾幼虾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 R75和R100组克氏原螯虾幼虾肝胰腺蛋白酶活性、肝胰腺脂肪酶活性及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低于R0组(P<0.05),各组间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 R75和R100组肝胰腺和肠道NPY和TRY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R0组(P<0.05), MSN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R0组(P<0.05)。(2)与R0组相比, R100组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升高(P<0.05);随着菜粕水平的升高, R100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R0组(P<0.05),肝胰腺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呈下降趋势且R75和R100组的以上4种的酶活性显著低于R0组(P<0.05); R50、R75和R100组肝胰腺和肠道AKP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 CAT、SOD和GPX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3)R25组克氏原螯虾幼虾肝胰腺和肠道组织结构与R0组无显著差异,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克氏原螯虾幼虾肝胰腺上皮细胞空泡化逐渐加重, R细胞萎缩程度加深,肝小管管腔畸形并变大;肠道上皮细胞脱落,肠绒毛明显变短。综上结果,双低菜粕在克氏原螯虾幼虾饲料中的添加比例以不超过21.25%为宜。
-
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